平水清浏文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466|回复: 6

一天滴作业本

[复制链接]

285

主题

3656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一闭一睁又一天,青葱岁月转头间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0228
发表于 2012-4-10 11:31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江南一愚
溪边软绿初生浅,---色
枝上莺声新唱轻。---声
烟雨柔柔春色近,---色,可斟酌
江南又为我多情。---情
{:soso_e160:}再谢天天的诗,说几句共研,说错勿怪哦。
一、天天用的是平起首句不押韵,结构上四句诗都围绕“江南春色近”来漫表细描,整体意到,白描手法闲熟。如果能在转句上下点功夫,给以变化起兴,效果会更好,因为“借物言情,以此引彼”是诗之要旨。过多的景语会使诗产生空洞感。
二、用韵方面,有几处地方要注意。第一句既然指草生,而且第六字含韵脚八庚的“生”,何不调整为平起首句押韵---“溪边浅绿软初生”呢?第二句“莺、声、新、轻”一起挤韵了,第三句“近”字与韵脚有撞韵之嫌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85

主题

3656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一闭一睁又一天,青葱岁月转头间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022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0 11:31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关于诗的格律,一般教材都只讲到平仄、押韵,很少有规定什么犯韵、撞韵的问题。是后人为了使诗更加有韵律美感而总结出来的,应该是熟练掌握写作后,进阶的课程。一愚下面转贴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以供参考:
一、基本概念
1、押韵。 即在诗词中,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。由于从古至今汉字的声韵系统出现了一些变化,因而就有了古代、现代两个声韵系统,所以诗词的押韵也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。一是按照古声韵系统来押韵,二是按照现代汉语的声韵系统来押韵。在诗词创作实践中,使用旧声韵和新声韵的诗人都不在少数,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,前者略多于后者。
     遵循古声韵的,诗押《平水韵》就可以了,如果写古体诗,还可以邻韵通押。词一般按《词林正韵》来押韵。遵循现代声韵系统的,诗词都按《中华新韵》押韵就可以,没有必要区分今体诗韵、古体诗韵和词韵了。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重要的是要把诗词的意境、情感表达出来,不论用什么系统都行,并没有规定一定要用什么韵,也绝不存在高下之分。没听说过一首歪诗因为用的是平水韵就自然归为好诗而高人一筹。
押韵还有些较细的要求,就是古人讲的“押韵八戒”,即一戒落韵、二戒凑韵、三戒重韵、四戒倒韵、五戒哑韵、六戒僻韵、七戒挤韵、八戒复韵。
2、落韵 。 也叫出韵。就是一首诗某个韵脚上用了其他韵部的字,与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,这是不允许的。比如,前一句用“寒山”,后一句突然成了“麻花”。一首诗押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,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,所以允许从宽。这种情况叫“孤雁出群”。
3、凑韵。俗称“挂韵脚”。就是为了押韵,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、不连贯、不关联的字,凑成韵脚。这是不行的。
4、重韵。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,这也是不可以的。
5、倒韵。就是为了押韵,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。比如“风雨、先后、新鲜、慷慨、凄惨、玲珑、参商、琴瑟”等等,把它们颠倒过来写,就觉的非常别扭。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,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。
6、哑韵。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,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。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。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,读起来也不响亮,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,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。“欲作佳诗,先选好韵。凡音涉哑滞者,便宜弃舍”。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,可参考。
7、僻韵。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。比如下平六麻里的“犌”字,有几个认识?又如上平一东里的“蝀”字,偏僻不?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。其实,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。袁枚老先生说:“李杜大家,不用僻韵,非不能用,乃不屑用也”。
8、挤韵。又叫“犯韵”、“冒韵”。就是在押韵的句子中,特别是二四六位置上,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,造成句读拗口。但是,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,不算挤韵。
9、复韵。就是一首诗中,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,反复地押。比如押了“忧”字,再押“愁”字;押了“花”字,再押“葩”字;押了“香”字,再押“芳”字。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。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。
10、撞韵。就是不用韵的句子最后一个字(为了与“韵脚”相对应,我们叫它“白脚”,比如七绝的第三句)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。比如韵脚处分别用:山、间、岸、还。
11、连韵。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。连韵也叫“合音”。 比如韵脚处分别用:深、身、望、神。
12、死韵。诗中押韵的句子我们叫它“韵句”。对于韵句而言,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了最后一个字上,也即落在了韵字上,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“死韵”。
13、活韵。根据整句是的意思,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韵字之前的别的字上,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“活韵”。
14、出韵。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,或受方言影响,又不熟悉诗韵,作诗往往会出韵。
15、窜韵。由于不知道异义、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,作诗就会窜韵
16、三阴平韵。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,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。
二、犯韵会伤害到诗的韵律美感
1、从一般角度上来讲,如果发生了“撞韵”,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,读来粘滞、涩口,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。例如:
山林乌啼月痕移,云卷风疏竹影低。
清泪丝丝梦中洗,泉声夜落小楼西。
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,基本上还是不错的。但我们读起来总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。这是因为这里第三句末尾的‘洗’字出现了“撞韵”的“硬伤”。“洗”字一出来,后面的“西”字就完全被压住了。读到那里,就觉得憋了一口气,“西”字的韵律感读不出来。
2、一般来讲,韵脚处时诗句抑扬顿挫、朗朗上口的关键之处,好比音乐的鼓点节拍处,要格外凸显出来,如果“犯韵”,别处也用了韵脚相同的字,就会冲淡韵脚的艺术效果。比如:
相逢之处草茸茸,峭壁攒峰千万重。
他日期君何处好,寒流石上一株松。
这首诗情景描写很到位,意境也不俗。但是,它押的是上平声的二冬韵,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“逢”和“峰”这两个字,也在二冬韵里,这就“犯韵”了。但是我们要注意,“茸茸”二字是叠字用法,或者有些固定词语,不属于“犯韵”。
3、连韵对诗句的韵律是有伤害的,在七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。所以,诗人在创作七绝的时候也是比较注意的。因而要在古人绝句中找出“连韵”的例诗是非常困难的。相对来说,律诗中连韵现象要多一些。例如:
背郭堂成荫白茅,缘江路熟俯青郊。
桤林碍日吟风叶,笼竹和烟滴露梢。
暂止飞乌将数子,频来语燕定新巢。
旁人错比扬雄宅,懒惰无心作解嘲。
——杜甫《堂成》
其中“巢”和“嘲”就是连韵。
4、三阴平。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,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。例如:
黄河远上白云间,
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羌笛何须怨杨柳,
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——王之涣·七绝·凉州词
在这首诗中‘间’、‘山’、‘关’组成了三阴平韵,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三阴平的伤害,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。关键是第二句的‘万仞山’把这句诗做成了“活韵”。一活全活,流畅而完美的音韵,历千年而不衰。
其实这首诗也是“挤韵”的经典大作,大家不妨再仔细看看,作者是如何把“挤韵”的伤害消于无形的。
    严格说来,押韵诸戒是对诗人提出的高层次要求,是一种押韵技巧。它所指出的问题,并没有违反诗词押韵的普遍规则,不是诗词创作的硬性规定。但是,它们又确实会对诗词优美和谐的韵律造成一定的伤害,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“硬伤”。所以,要想写好诗词,这些问题是要尽量避免的,或者又是不可避免,却不能不知道有这么回事。
三、规矩不可不知,不可拘泥
诗词是一种艺术创造,不懂得基本的格律,显然不得窥其门径。但是,拘泥于规则却是艺术的死敌。面壁十年图破壁,有许多优秀的诗篇的精彩之处,也恰恰是它出格之处。还是让我们其实找一个例子,特别是那些著名的诗,来检验一下就知道了。比如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:
京口瓜洲一水间,
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
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在这首诗中,“江南岸”的岸字便是“撞韵”了,但我们并不觉不好。
再看一首韩愈的《初春小雨》:

天街小雨润如酥,
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最是一年春好处,
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
第三句中的“处”也撞韵了,我们不仅不觉不好,反而是很好。
再看看“挤韵”。上面例子中的“江南岸”的南字,其实就是犯了挤韵,我们并不觉不好。
再看诗圣杜甫的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
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
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结句中“襄阳”二字也是犯挤韵,同时是叠韵的挤韵,我们没觉得不好,相反音乐性更好了。
再比如《蜀相》的首联,“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”森森是叠韵脚,前一个森字便是犯挤韵,但我们也不觉不好,相反也是音乐性更好。
关于挤韵,还有说法是过多使用相同韵母的字。典型的例子如“粉红墙上三黄凤”,其中“粉红”叠韵,“墙上三黄”是近似四叠韵。的确有点不太好,叠韵最多不宜过三,好比二奶让人喜欢,小三有点招人嫌了,但也有例外。
比如“晚烟残”我们觉得稍拗口,但“晚烟寒”并不觉拗口,还感觉音乐性很好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“晚烟残”的残是个过程,用“晚烟残”收句的话,残是收口音,便是“死韵”——重点意思落在尾字韵脚上的韵,有人称之为“死韵”。而“晚烟寒”的寒只是感觉,重点意思在“晚”字,便是“活韵”。我们还观察到,三叠韵的字不能全是平音字,如“田园烟”,便很拗口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85

主题

3656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一闭一睁又一天,青葱岁月转头间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022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0 11:3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[一天笔记]
落韵:没押韵
凑韵:勉强用韵
复韵:意近字作韵
重韵:重复字押韵
倒韵:正常词颠倒
哑韵:无意义字
僻韵:生僻字
挤韵、犯韵、冒韵:二四六同韵部
撞韵:不需押韵句用了同韵脚相同韵母字
连韵:邻韵同音
死韵:句读重心在韵脚
活韵:
出韵:音近押错韵
窜韵:同字不同韵部
三阴平:韵脚同阴平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85

主题

3656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一闭一睁又一天,青葱岁月转头间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022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0 11:40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又一天 于 2012-4-10 11:42 编辑

《燕东文苑》可以重来老师的诗词讲座---死韵与活韵等等

这个问题比较深,要破解这个问题,也需要作者有相当的文字驾驭能力。我们通过韵字上常出现的一些错误,来解读用韵的关键所在。
◆撞韵
    撞韵:就是不用韵的那一句(比如七绝的第三句)最后一个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。
    从一般角度上来讲,整首诗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,容易造成诗读涩口,不宜如此。
◆例如:
    山林乌啼月痕移,
    云卷风疏竹影低。
    清泪丝丝梦中洗,
    泉声夜落小楼西。
    这首诗生动活泼,基本面还是不错的。但总有些不适的感觉。这里‘洗’字撞韵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伤处。‘洗’字一出来,后面的‘西’字就被压住了。读到那里,总会觉得别了一口气。
    是不是诗中就不允许撞韵呢?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,除了格律、押韵的要求之外,诗并没有别的任何限制。
    这首例诗,撞韵的‘洗’字对诗造成了伤害,关键一点是这首诗相关的韵脚都做成了“死韵”。
◆死韵和活韵
    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,落在了最后一个字上:这样的诗句我们称之为“死韵”。
    反过来,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,落在韵字之前的别的字上,这样的诗句我们称之为“活韵”。
    比如上一例中,后三句的句读重心分别是‘低’、‘洗’‘西’,这时‘洗’字的撞韵必然会对全诗造成伤害。
◆示例
    天街小雨润如酥,
    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    最是一年好去处,
    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    ——韩愈·七绝·初春小雨
在这首诗中,‘处’字撞韵了,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撞韵的伤害,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。
    关键在哪里?关键在第二句的“近却无”。这一句的句读重心落在了第五个字‘近’字上,这样这句诗就成了“活韵”。全诗就成功的避免了撞韵所造成的伤害。
    完美的口感,是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的充分展现。
◆挤韵
挤韵:就是诗句中过多的使用了同韵母的字,造成句读拗口。
“撞韵”和“挤韵”这一概念的提出,应该属于那些缺少音韵感的“诗论家”想去破解音韵难题,而意造出来一种纯“半瓶醋”观点。
    比如“晚烟残”读起来确实拗口,我们可以说是“挤韵”造成的伤害。
    但是“晚烟寒”劫很爽口,同样的韵字,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音韵表现呢?
    这是那些缺少音韵感的“诗论家”永远无法破解的。
    这里的关键点是:‘残’是个过程,但它自身又是个收口音字,这样句意在脑海中还没充分展开时,音就结束了。这样“挤韵”对句读的伤害就凸现出来了。
    而‘寒’只是一种感觉,又是开口音字,脑海中的意和音得以同步发展,那么“挤韵”的伤害也就不存在了。
也正因为这样的关系,‘残’收韵的诗句很容易成为“死韵”,而“寒”收韵的诗句又很容易成为“活韵”。这为全诗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音韵变化。
◆示例
    京口瓜洲一水间,
    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    春风又绿江南岸,
    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    ——王安石·七绝·泊船瓜洲
    在这首诗中“江南岸”是典型的挤韵,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挤韵的伤害,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。
    关键是最后的‘岸’是个浅意开口音字,从而把挤韵的伤害消于无形。
    同样,这里‘岸’字还撞韵了。但作者在紧接着的第四句用“照我还”,把诗句做成了“活韵”,同样把“撞韵”的伤害消于无形。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。
◆三阴平
    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,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。
◆示例
   黄河远上白云间,
   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    羌笛何须怨杨柳,
    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    ——王之涣·七绝·凉州词
    在这首诗中‘间’、‘山’、‘关’组成了三阴平韵,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三阴平的伤害,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。
    关键是第二句的‘万仞山’把这句诗做成了“活韵”。一活全活,流畅而完美的音韵,历千年而不衰。
  其实这首诗也是“挤韵”的经典大作,大家不妨再仔细看看,作者是如何把“挤韵”的伤害消于无形的。
◆连韵
    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,用了同音字作韵字。这对诗韵的本身的确是有伤害的。这一点尤其在七绝中表现的尤其突出。所以七绝中想找出如何破解“连韵”的例诗是非常困难。
    我们找了一首用了同音字的七绝,来说明破解之法。
◆示例
    大漠风尘日色昏,
    红旗半卷出辕门。
    前军夜战洮河北,
    已报生擒吐谷浑。
    ——王昌龄·七绝·从军行
    这首诗中尽管不是“连韵”,但‘昏’、‘浑’仍属于同音字。但作者第一句用“日色昏”做成了“活韵”。从而避免了同音字入韵对诗的伤害。
我们也可来看一首“连韵”的七律。
◆示例
    新年草色远萋萋,久客将归失路蹊。
    暮雨不知溳口处,春风只到穆陵西。
    孤城尽日空花落,三户无人自鸟啼。
    君在江南相忆否,门前五柳几枝低。
    ——刘长卿·七律·使次安陆寄友人
    在这首诗的前两句,‘萋’、‘蹊’两个同音字组成了“连韵”。但作者第一句用‘远’字吊口,把“远萋萋”一句做成了“活韵”。从而避免了连韵的伤害。
◆从前面的分析中,我们不难看出,解决诗韵好坏的根本,是要明白什么是“活韵”、什么是“死韵”。如果你的作品都是“死韵”句,那么必然会一伤就害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85

主题

3656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一闭一睁又一天,青葱岁月转头间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022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3 21:14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【一天笔记】咏物诗
一、咏物诗写法
1、将自身放顿在里面;即有所寄托的体物寓意的咏物诗
2、将自身站立在旁边。即无所寄托的单纯咏物的
二、直写物象类(无寄托)
1、特点:大多采赋体,图状绘貌,再现形象,好比一幅幅静物写生画、工笔花鸟画,惟妙惟肖,可爱可味。
2、创作手法:直接描写刻画,比喻、拟人手法,
3、写法细分:
(1)偏于写形:着重表现外在形式。
实例:骆宾王《咏鹅》、贺知章的《咏柳》、杜牧的《鹭鸶》
(2)偏于写神:重在写物的神态,表现物的内在精神。
实例:宋人汪洙的《梨花》
(3)形神兼备:形神结合、兼具以上两者之长的写法,也是直写物象类咏物诗最理想的写法。
学习实例:唐代杜甫的《房兵曹胡马》、陈亮的《梅花》

三、体物寓意(有寄托)。
1、特点:
(1)形神描写,托物寓意

【所谓“意”,或言志,或抒情,或议论,或说理,是诗人要通过物而表达的主观情意。】
(2)重心在寓意。
2、创作手法:兼用比兴、象征、拟人、抒情、议论等,手法较为多样、较为复杂。
3、写法细分:
(1)托物拟人(托喻型)。
即以物比德,在咏物的同时,着重表现人的精神品德。体现伦理美、人格美,带有群体性、类型性的特征,侧重于社会的美
学习实例:屈原的《橘颂》,陆游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,李白的《白鹭鸶》
(2)缘物写情(感兴型)。
注重自然物象本身的描绘以及由此触发的诗人深沉情感的抒写,走向“感兴”和“移情”的新途。体现人情美、人性美,带有个体性、独特性,侧重于个性的美
学习实例:钱起的《石井》,黄巢的《题菊花》,

(3)借物论理(议论型)。
通过写物来议论、说理,或借物议政,或以物喻理,或由物咏史。
①借物议政:刘禹锡的《聚蚊谣》
②以物喻理:欧阳修的《画眉鸟》
③由物论史:瞿佑的《虞美人》、章碣的《焚书坑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52

帖子

203

积分

信息监察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03
发表于 2012-10-9 16:14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_4841645219716269888_3:}  学习啦。问好一天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

主题

469

帖子

1303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1303
发表于 2014-9-9 15:44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习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平水清浏 ( 沪ICP备2021008031号 )

GMT+8, 2024-5-18 16:11 , Processed in 0.06867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